你的位置:首页 > 学生工作 > 安全管理

大学生安全常识之--预防大学校园恋爱引发的暴力冲突

2015/12/13 16:07:19点击:

大学生恋爱现象非常普遍,如果不能正确的对待恋爱遭受的挫折,模仿学习暴力行为,情感荒漠化和心理能量聚集到一定程度释放,极容易引发校园暴力冲突。为此,必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强化大学生恋爱心理的普查及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及普及法律知识、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以预防大学校园恋爱引发的暴力冲突。 

当代大学生恋爱现象越来越普遍,大学校园恋爱已成了一个热门话题,部分大学生甚至把恋爱列为大学必修课之一。大学生的恋爱呈现低年级化,人数呈上升趋势。但部分同学处理恋爱问题的方式不恰当,处理方式极端化,容易导致大学校园恋爱暴力冲突的产生。因此,应采取有效方法预防大学校园恋爱引发的暴力冲突。

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大学生恋爱现象非常普遍,已成为辅导员日常学生工作中的重要的一部分,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培养健康的恋爱心理与行为,对于学生个人的发展、班级优良学风的建设以及预防恋爱引发的暴力冲突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1、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1)提倡志同道合的爱情:在恋人的选择上最重要的条件应该是志同道合,思想品德、事业理想和生活情趣等大体一致。应该是理想、道德、义务、事业的有机结合。一般情况下,异性感情的发展是沿着熟人-朋友-好朋友-知己-恋人这一线索发展的。在分享快乐和痛苦、共同成长的过程中,爱情就会产生和发展。

(2)摆正爱情与学习的关系:大学生应该把学习放在首位,摆正学业与事业的关系,不能把宝贵的时间都用于谈情说爱而放松了学习。因为学业是大学生价值感的主要支柱。 

(3)懂得爱情是一种相互理解,是相互信任,是一份责任和奉献。理解对方是为个人和对方营造一种轻松和快乐的氛围,相互信任是自信的表现,责任和奉献则意味着个人道德的修养,它是获得崇高的爱情的基础。 

2、发展健康的恋爱行为:

(1)恋爱言谈要文雅,讲究语言美,行为大方。交谈中要诚恳坦率自然,不要为了显示自己而装腔作势,矫揉造作;不能出言不逊,污言秽语,举止粗鲁;相互了解,不要无休止地盘问对方,使对方自尊心受损。

(2)亲昵动作要高雅,避免粗俗化。高雅的亲昵动作发挥爱情的愉悦感和心理效应,而粗俗的亲昵动作往往引起情感分离的消极心理效果,有损于爱情的纯洁与尊严,有损于大学生的形象,同时对旁人也是一种不良的心理刺激。

(3)善于控制感情,理智行事。一方面要注意克制和调节,另一方面要注意转移和升华,参加各种文娱活动,与恋人多谈谈学习和工作,把恋爱行为限制在社会规范内,不致越轨,要使爱情沿着健康的道路发展。 

3、培养爱的能力与责任:

(1)迎接爱的能力。包括施爱的能力和接受爱的能力。一个人心中有了爱,在理智分析之后,要敢于表达、善于表达,这是一种爱的能力。大学生要具有迎接爱的能力,就应懂得爱是什么,有健康的恋爱价值观,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需要什么,适合什么。对万事保持敏感和热情,主动关心他人。

当别人向你表达爱时,能及时准确地对爱的信息作出判断,坦然地作出选择。能承受求爱拒绝或拒绝求爱所引起的心理扰乱。

(2)拒绝爱的能力。自己不愿或不值得接受的爱应有勇气加以拒绝。拒绝爱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在并不希望得到的爱情到来时,要果断,勇敢地说“不”,因为爱情来不得半点勉强和将就。如果优柔寡断或屈服于对方的穷追不舍,发展下去对双方都是不利的。二是要掌握恰当的拒绝方式,虽然每个人都有拒绝爱的权力,但是珍重每一份真挚的感情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一种自珍,同时是对一个人道德情操的检验。不顾情面,处理方法简单轻率,甚至恶语相加,结果使对方的感情和自尊心受到伤害,这些做法是很不妥当的。

(3)发展爱的能力,培养爱的责任。发展爱的能力,并不是非要具体到对某一异性的爱,可以是更广泛意义上的爱。发展爱的能力,就是要培养无私的品格和奉献精神,要培养善于处理矛盾的能力,有效地化解消除恋爱和家庭生活中的矛盾纠纷。 

4、提高恋爱挫折承受能力:大学生的恋爱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因而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遇到各种波折是在所难免的。如果承受能力较强,就能较好地应付挫折,否则就有可能造成不良后果。因此,提高恋爱挫折承受能力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当爱情受挫后,用理智来驾驭感情,通过增强理智感,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通过适当的情绪调节、宣泄和转移,来减轻痛苦。在新的追求中确认和实现自己的价值,从而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思想水平,以达到预防因恋爱引发暴力冲突的目的。

二、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改变教育理念、更新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法,使教育不仅能促进大学生恋爱道德重塑,更能解决大学生实际问题,实现教育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 

1、把握大学生身心特点,更新教育观念。处在青年时期的大学生,身心发展日趋成熟,需要与异性交往,追求美好的爱情,符合这个年龄段年轻人的生理特征和心理需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能脱离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必须面对“恋爱是大学生活的一部分”这个事实,培养爱与被爱的能力也是大学生必修的课程。不能因为大学生有相应的行为能力、恋爱问题有一定的私密性,就主观认为大学生恋爱问题纯属个人私事,教育者没有责任和义务;也不能因为大学生因恋爱问题导致的恶性案例逐年增多,就反对大学生恋爱。过分地宣传恋爱的负面影响,会使部分学生对恋爱产生恐惧感,“谈爱色变”,并且会将这种不良情绪泛化到正常的人际交往中,直接影响到他们将来的恋爱婚姻生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鼓励大学生追求美好的爱情,主动关注大学生的恋爱生活,及时纠正不正确的恋爱观念和恋爱行为,疏导恋爱矛盾和纠纷,排查安全隐患。 

2、丰富恋爱观教育内容,增强教育的实效性。恋爱观教育必须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大学生思想,帮助解决问题。将性生理知识、性心理知识、性道德教育融入恋爱观教育中,引导大学生正确解读西方的“性解放”与“性自由”思想,树立健康的性观念。加强恋爱与婚姻统一性教育,培养恋爱责任意识;树立恋爱恋爱道德教育与恋爱艺术教育并重的意识。恋爱、婚姻作为一种人际交往方式,既要受平等、忠诚、尊重、负责等基本道德的约束,又必须掌握人际交往的艺术。之所以校园恋情会演变成校园暴力,原因在于很多大学生不能正确选择适合自己的恋爱对象、不善于表达爱情、不能理智对待失恋。国外一些大学包括中学对学生的恋爱教育非常细致,小到约会的地点选择、约会时的着装都有指导。这种细致入微、简单实用的恋爱艺术指导值得借鉴。 

3、拓展恋爱观教育的渠道,普及型教育与个体化教育并行,思想教育与心理教育并重。要提高教育效果,必须改进恋爱教育形式。大学生恋爱教育应从两个层次进行:一是加强普及型教育,即普及恋爱常识、恋爱道德、恋爱法律责任,培养健康向上的恋爱观,包括安全、健康、文明教育。这种普及性教育可以以课堂教学、专题讲座的形式举行。二是深入开展个性化指导。恋爱问题涉及个人隐私,每个人面临的具体问题各有不同。恋爱教育应体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原则,对个别同学的特殊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某种程度上说,这种个体化的教育和指导更重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尤其是辅导员,需要通过细致入微的管理工作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信息,培养信任感,这样,一旦学生在恋爱关系中出现问题便能主动与教育者沟通、寻求帮助,或由教育者主动出面干预、化解矛盾。 

为适应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获取信息的方式,尊重不同性格特征学生的交流、沟通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开辟便捷的服务渠道对学生的困惑及时进行指点与疏导,尤其是要建立恋爱挫折干预机制。因为完善的恋爱挫折干预机制,能帮助学生宣泄、转移不良情绪,减轻痛苦和压力,解除因恋爱而导致的心理危机。 

三、强化大学生恋爱心理的普查及教育

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虽然属于不同的学科领域,但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要求,也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保证。首先,高校应高度重视大学生恋爱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恋爱心理普查问卷,从新生入学就掌握他们恋爱心理的状况。其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尝试把心理健康教育由选修课纳入公共必修课的教学内容。第三,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普查,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基本状况及特点,建立大学生个人心理健康档案,记录大学生四年学习期间的心理健康状况。第四,充分发挥心理咨询机构的作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是学校自己可以完成的事情,还必须借助个人、家庭、社会的力量一起来进行,建立以学校教育为主导、以家庭教育为依托、以社会氛围为辅助力量、以学生本人为关键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四、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及普及法律知识

校园里由恋爱引发的暴力犯罪是外界不良因素影响和犯罪人主观心理发展缺陷相互作用的结果。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 预防恋爱暴力犯罪的措施要把治标与治本结合起

来。综观形形色色的对策,不外乎预防性措施和惩罚性措施,对于恋爱引发的暴力犯罪,惩罚犯罪的目的也是为了达到预防和改造犯罪人。犯罪理论的基本价值体现在犯罪原因与犯罪对策的关系上,二者的关系常常被比喻为病因与治病的关系。据此,对于预防在校大学生因恋爱引发的暴力冲突应该从以下各点着手。第一,以法制教育为基础,加强文明校园建设,给大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充分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资源,增强在校大学生的法制观念。利用《思想品德和法律基础》课程,把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和法制教育的工作真正纳人学校教育的整体计划。搞好学校与家庭教育联动是预防和减少在校大学生因恋爱引发暴力违法犯罪的基础。从法律的角度帮助学生提高认识,规范言行。

提高在校大学生的学法、懂法、守法意识,使他们具备应有的法律知识和高尚的情操。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师注重教书,更注重育人。加强心理咨询及健康教育,教育者必须承担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在增加素质教育的同时,着力提高学生的心理调控和适应能力。发现问题后应及时果断处理,避免恶性事件的发生,多关注贫困生和单亲家庭大学生的思想状况研究表明,人的发展靠他自己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而慢慢建构起来的。所以,高校周围环境对在大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建议有关部门要对这些场所加大整顿力度, 取缔非法经营场所,加强监督、规范管理,为在校大学生或造一个纯洁的成长生活环境。

强化普法教育,让大学生知法懂法。青少年从本性上看,始终是存在着对法律的畏惧心理,他们所以敢实施暴力,多数情况下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违法犯罪,而是把它看成一种个体间的普通纠纷。因此,要防范由恋爱引发的校园暴力,就必须强化社会治安,要让每个大学生都知晓哪些行为是属于违法犯罪的,更要让他们知道违法犯罪后必须接受的严厉惩处。强有力的法律威慑,足可以消除相当多的采取江湖手段的暴力案件。要让学生对法律心怀敬畏。法制宣传人员要进学校开展讲座和其他活动,负责校园周边治安的民警,在学校上下学期间要加强巡逻,使教育手段和法律威慑功能双管齐下。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开展文体活动,加强人文修养,充实大学生的校园生活。

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大力组织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符合大众需要的文娱体育活动,增强集体凝聚力,培养高雅兴趣和爱好,丰富校园生活,转移情感的兴奋点;另一方面,可借助优秀文学作品和经典影视作品的感染力,提升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人文修养,体验健康、文明、纯洁、崇高的校园爱情。 

总之,要有效地预防大学校园恋爱引发的暴力冲突必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强化大学生恋爱心理的普查及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及普及法律知识、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